智能音箱的“风”似乎停了,与疫情无关。
自亚马逊Echo带火智能音箱以来,六年时间,市场从最初的“百箱大战”到“巨头称霸”,操盘手们从盯销量到看盈利,这个看似“最小”的产品却在最大的AI市场中驰骋。风停之后看行业格局,回归到产业趋势,一切都才刚刚开始。
市场三分天下“T”字形格局初现
根据调研机构StrategyAnalytics公布的数据,全球市场亚马逊以21.6%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,其次是谷歌(17.1%)和百度(16.7%),零售巨头亚马逊带头领跑,谷歌和百度业务模式相近,覆盖了传统互联网入口服务。中国市场则以天猫精灵、百度、小米呈三足鼎立之势,全部为本土化互联网品牌。
全球TOP3品牌市场份额总占比达55.4%,中国TOP3品牌市场份额占比高达95.6%,马太效应正在智能音箱行业进一步挤压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,且这些“大户”在硬件设计、软件算法、用户数据画像和内容供应链等方面建立起足够高的壁垒。留给中小品牌只有两个选择,把市场整体盘子做大争取一席之地,或者通过创新绕过封锁柳暗花明。
▲年H1中国智能音箱市场主要品牌销量份额
数据来源:奥维云网(AVC)推总数据
不难预见,这种“T”字形的行业格局将进一步加剧,市场领跑者名额持续紧缩的态势下,各巨头兴建行业联盟修护城河。海外的智能音箱龙头品牌亚马逊Echo与AppleMusic、CNBC结盟,硬件软件、顶流内容、渠道强强联手。回到国内,本土智能音箱行业也动作频频,百度的小度一方面与美的、海尔等中国家电巨头展开合作,另一方面与智米、紫光物联等智能生活品牌结盟,在内容方面积极接入爱奇艺、虎牙、蜻蜓FM等头部企业,在购物场景方面已经可以通过语音启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。可见,虽然智能音箱虽然还未做到“家家都有”,但海内外的智能生活中枢之战早已打响,智能音箱头部企业将有机会主导智慧生活升级,市场格局逐渐清晰,others成功路径再度收窄。
市场进一步下沉经济体量放大
年上半年全球总共售出智能音箱约万台,作为智能生活的重要入口,智能音箱的经济体量正在放大。这一方面体现在品类在细分市场的表现,另一方面也能看到下沉市场对此类产品同样抱有较大的兴趣。
除了有屏和无屏款的差别,品牌还对市场进行了人群和应用场景细分,比如主打音质的、主打户外的、主打教育的等等,一些品牌还为产品加入了IP属性,希望通过联名款出圈拓展市场份额。近两年各家机型布局日益完善,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,相比海外市场,中国智能音箱市场虽然上升速度放缓,平均家庭普及率有较大提升空间,但市场体量巨大,行业内的动作更活跃。
▲智能音箱市场针对人群和应用场景进行了细分
一二线用户享受大牌自由,下沉市场用户享受消费升级,是近几年消费市场的一个主旋律。深耕三四五线城市的企业正在迅猛崛起,智能音箱产品不仅在大都市成为科技市场新的增长点,在三线及以下市场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。智能产业最重要的数据和算法,需要更多的用户接入,除了把产品做好,品牌也需要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宽渠道覆盖。
作为小度科技重要的合作伙伴,拼多多上的小度旗舰店不足一年就吸引了近20万粉丝,并登顶最受